厚 德 博 學 · 唯 實 求 新

學校概況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

——服務產業,引領職教,構建“技術+師范”發展新格局

學校坐落于廣東省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廣州,是一所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省屬高校。1977年開始培養本科生,2006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21年獲批廣東省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高校,是廣東省“沖一流、補短板、強特色”特色提升計劃建設高校。學校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和廣東省職業教育的特色優勢,服務產業,做中國產教深度融合的促進者;引領職教,打造中國“雙師型”工匠之師培養的南方高地。

歷史沿革。學校前身為廣東民族學院,創辦于1957年,首任校長是老一輩革命家羅明同志。是全國首批學士學位授予高校;1998年更名廣東職業技術師范學院,轉型職業技術師范教育,為職業院校培養師資;2002年、2005年,原廣東省機械學校、原廣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和廣東省財貿管理干部學院先后并入,更名為廣東技術師范學院;2018年更名為廣東技術師范大學。

辦學條件。學?,F有東校區、西校區、北校區、白云校區、河源校區等5個校區,占地面積250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83萬余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總面積43萬余平方米。圖書館建筑面積8萬余平方米,紙質館藏總量241萬余冊、中外文紙本期刊6147種;中文電子圖書約165萬種、中外文學位論文約565萬篇;視音頻資源約18.25萬小時。建設有校內實驗及實訓場所336個、廣東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6個、校外專業實踐教學基地273個、校外教育實踐實習基地179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5億元。    

人才培養。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五育并舉”,獲國家級和省級教學成果獎34項;現設有26個二級教學單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2萬余人;開設有74個本科專業,其中理工類專業37個,文科類專業37個;師范類專業36個;建有70多個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專業和應用型示范專業;建設110余門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課程、在線開放課程、精品課程、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教師教育課程。學校構建了高素質“雙師型”職教師資與應用型人才的專業培養體系,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持續深化產教融合,建有各級產業學院15個,其中省級及以上產業學院8個;深入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獲批“廣東省大學科技園”“廣州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單位資格;與地方政府、行業企業等開展協同創新戰略合作項目,與知名企業共建國家級和省級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264個。近三年,學生在“互聯網+”“挑戰杯”系列競賽、數學建模競賽等國內外高水平學科競賽中屢獲大獎,共獲國家級獎勵500多項、省級獎勵1800多項。近五年,獲國家級、省級教學成果獎19項。就業率連年保持在同類高校前列,獲評教育部“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授予“廣東省就業先進工作單位”“廣東省創新創業示范?!薄皬V東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榮譽稱號。    

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育。學校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服務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和科技自立自強,打造民族學、教育學、電子信息3大學科高峰,ESI工程科學學科全球排名前1%;現有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歷史學等9大主要學科門類,有民族學、教育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控制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等5個省級重點學科,中國現當代文學、通信與信息系統、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等3個珠江學者設崗學科,教育學、民族學、新聞傳播學、控制科學與工程、中共黨史黨建學、物理學等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教育、電子信息、機械、能源動力、會計、新聞與傳播、應用心理、交通運輸、設計等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學校是“職業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專業學位”“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研究生招生培養單位和教育碩士(職業技術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簡稱“職教專碩”)教育試點單位,有29個廣東省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現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2140余人,非全日制研究生250余人。

科學研究。學校擁有一批實力較強的科研平臺,建設有1個廣東省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知識產權大數據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民委研究基地(中華民族共同體華南及粵港澳大灣區研究基地)、1個廣東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粵港制造云服務國際合作基地)、8個省級研究基地、5個省人文社科普及基地、1個省科普教育基地、13個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廣東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級以上科研平臺41個,建有廣東省高校科研創新團隊14個。與地方政府共建了順德現代職業教育研究院和河源市廣師大研究院。2021年以來,學校獲批國家基金項目立項87項,獲批省部級科研項目立項526項。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科技成果推廣獎1項,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5項、三等獎4項,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第九屆廣東杰出發明人獎、廣東省專利銀獎等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25項,實現了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零的突破。   

師資隊伍。學校擁有一支學術水平高、教學能力強的師資隊伍, 現有正副高職稱教師551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780人;聘請企事業單位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非遺傳承大師等兼職教師1000余名。教師隊伍中,有雙聘院士、黨的十九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科技進步獎獲得者、中國專利優秀獎獲得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有全國優秀教師、巾幗發明家優秀獎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能手”、全國“2019年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年度影響力提名人物”、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全國“最美高校輔導員”、廣東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廣東省青年珠江學者、廣東省特支計劃青年文化英才、科技創新青年拔尖人才、廣東省“揚帆計劃”人才、廣東省教學名師、廣東省勞動模范、廣東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教師、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南粵教壇新秀)、南粵優秀教育工作者、廣東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廣東省高校優秀青年教師培養對象等高層次人才。

社會服務。學校擁有國家級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國家級職業學校校長培訓基地、廣東省中等職業學校校長培訓中心等多個平臺,先后被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家民委、省教育廳選定為“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院?!薄皣壹墝I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國家民委職業教育師資培訓中心”“廣東省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廣東省中職學校教師發展中心”“廣東省‘雙師型’教師認定機構”等。學校是粵港澳大灣區職業教育教師發展聯盟、廣東省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廣東職教師資培養培訓聯盟、中德合作職教師資培養培訓聯盟理事長單位、廣東省產教融合促進會會長單位。學校充分挖掘民族教育和學科資源,促進民族藝術、民族體育與管理學、經濟學、法學交叉融合,曾兩度獲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獲評廣東省民宗委第二批廣東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彰顯了學校民族教育的優勢和特色。學校與廣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共建全國首個退役軍人教育發展研究院——廣東省退役軍人教育發展研究院,積極打造全國退役軍人教育服務領域的標桿。學校共舉辦各級各類職教師資培訓班2000多期,培訓服務來自全國各地的中高職院校的校長、管理人員及專業骨干教師10萬多人次,并舉辦大量干部培訓、鄉村振興培訓、黨建培訓和各種專業技術培訓。推動成果轉移轉化,服務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近三年,學校立項橫向課題2000余項,獲省級以上批示采納的咨詢報告25篇,新增授權發明專利391項,實現成果轉移轉化128項。 

國際交流與合作。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是中非(南)職業教育合作聯盟成員單位、“中阿高校10+10合作計劃”成員高校,與英、美、澳、日等國十多所高校開展了學分互認、學位聯授合作,與波蘭AGH科技大學等高校開展了伊拉斯謨項目學術交流合作以及教師互派、學生交換合作,獲批多項廣東省科技廳國際科技合作項目、“海外名師”項目。先后培養來自亞、非、歐、美等洲70多個國家的4000多名來華留學生,形成了以本科教學為主,本科、研究生教育和對外漢語教育培訓多層次、高質量發展的國際交流合作新體系。選派了近200人次骨干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赴境外高校培訓或訪學。學校面向港澳臺地區招收本科生,牽頭成立了粵港澳大灣區職業教育教師發展聯盟、粵港澳大灣區博士層次職教師資培養產教聯合體,近兩年獲批部級交流項目2項。

數字化轉型。學校加快推進學校數字化轉型,推進“5G智慧校園”建設,打造數字化校園建設標桿,建設“數字廣師大”。推進數字賦能人才培養新基建,實現網絡、數據、業務、管理與服務的五大融合。推動數字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將數字能力培養和數字素養提升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打造卓越工程師廣師大培養品牌,建設了人工智能交叉應用、信創適配技術等6個微專業;構建粵港澳大灣區“1+15+1+1”信創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建設了廣東省教育行業信創適配中心和網絡安全靶場與實網攻防演練中心。強化數據治理,推進智慧教學、智慧管理和智慧決策,打造智慧型教育教學環境,以數字化賦能學校高質量發展。   

發展愿景。辦學六十多年來,學校雖數易其名,卻初心不改。立足新發展階段,學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履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秉承“厚德博學、唯實求新”校訓,堅持“服務產業,引領職教”辦學理念和“一個創新,兩個轉化”發展理念,突出技術性、師范性、民族性人才培養特色,強化國際化、數字化人才培養優勢,構建“技術+師范”發展新格局,著力培養具有良好數字素養的高素質卓越工程師、職業教育師資、基礎教育師資和高水平應用型專門人才,奮力建成立足灣區、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一流技術師范大學。

(2024年11月更新)